她是张爱玲最讨厌的人,怀孕时离婚,净身出户后,独自养活了孩子

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061

文|晨夕


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上海滩的报纸杂志多如牛毛,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,盛产出了一批以写作为生的女作家,这些饱读诗书、才华横溢的女子,用手中的笔,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男女情事。


而在这些才女中,有一个女子显得格外耀眼,她与张爱玲、苏青、关露,并称为“民国四大才女”。


1948年,她的长篇小说《退职夫人自传》出版,轰动上海滩,与苏青名作《结婚十年》齐名,堪称“双璧”。


1950年,她孤身闯荡香港,继续以写文为生。


1952年,畅销作《明星小传》与《妇人之言》相继出版,她随即走红香港文坛,并为邵氏电影公司,撰写多部影视剧。


然而,和同时代许多女作家经历相似,她的感情生活并不如意,怀孕时丈夫就出轨,但她没有隐忍,而是大着肚子,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。


在那个男权社会里,女子离婚极为罕见,何况是一个怀孕的女子,所以,她的胆识和魄力令人叹服。


她,就是心直口快、文风辛辣、敢公开骂张爱玲的民国才女---潘柳黛。


1

世人皆知张爱玲性格孤傲, 其交往的女作家不过三四人,有段时间,潘柳黛就是她的座上宾。


她们出身相似,且都才华横溢,自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,对潘柳黛,张爱玲曾有过掏心窝的体己话。


张爱玲极少邀请外人到自家做客,但她却邀请潘柳黛和苏青,可见,当时三人的关系很是亲密。


然而,这段友谊最终却破灭了,这一切皆因潘柳黛写了一篇名为《论张爱玲》的文章,文中除了把张爱玲的文章形容成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外,更是把她的身染“贵族血液”大大的吹嘘了一番。


当张爱玲看到这篇文章后,气的浑身发抖,差点落泪,此后便不再与潘柳黛来往。


多年后,潘柳黛回忆起那篇文章时,说道:“我当时只顾着好玩,说得痛快,谁知道以后胡兰成对我不叫应了,就是张爱玲也‘敬鬼神而远之’”。


后来,潘柳黛远走香港,张爱玲也来到了香港,当有人向她谈起潘柳黛时,张爱玲只冷冷回了一句:“潘柳黛是谁?我不认识她。”


其实,潘柳黛的“毒舌”比她的才华还有名,无论是人还是事,但凡她看不惯的,都公开叫骂。


而潘柳黛之所以如此犀利,和她的原生有些脱不开的关系。


1920年,潘柳黛出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,父亲不务正业,还染上了抽大烟,后来又有了新欢。


从此,家里没有了往日的温馨,有的只是无休止的争吵,所以,潘柳黛自由生活的就很压抑,而长大后的潘柳黛因容貌更偏向父亲,母亲不免把气洒在她的身上。


所以,在晚年时,她曾自嘲:我是一个没有充分得到过母爱的小妞。


都说父母的关系,会影响孩子的一生,虽然潘柳黛“毒舌”,但其实这也是她不自信的表现,她渴望被关注,渴望被爱,正因为如此,她比别人更用力地生活。


2

因母亲对自己不够喜欢,潘柳黛比一般孩子都要努力,每次大小考试,她都披星戴月的学习,拼命也要挤进前十。


那时,为博母亲一笑,她拿出了全部的力气。


潘柳黛的成绩一直很不错,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选择,但为了节省家庭开支,她主动选择了免收学杂费、免费提供伙食和住宿的河北省高级女子师范学校。


进入师范学校后,潘柳黛从未懈怠过,每天都泡在书堆里,四大名著、外国名著等等,如此好学,也为她的写作之路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
因为身后空无一人,潘柳黛清楚地知道,这一生唯有靠自己了,每一个没伞的孩子,都会努力的奔跑,潘柳黛亦如此。


虽然读的是师范学校,但潘柳黛是一个有志向的女子,她并不喜欢当老师,她想要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自由。


1940年,潘柳黛来到了南京,在当时很有名气的《京报》做记者,这一年,她年仅20岁,却已孤身闯天涯,走上了谋生的道路。


上世纪四十年代,男子谋生都不易,何况是一介女子,其中艰辛,可想而知。


潘柳黛从来都是坚强的,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,她早出晚归,跑遍南京的大街小巷,也是在那时,她看尽底层人物的百般不易,她用手中的笔,写尽人间百味。


两年后,潘柳黛又漂泊到孤岛一样的上海,入职到上海《海报》,职务仍然是记者。


因拥有丰厚的文学底蕴,思想独特,文笔辛辣,潘柳黛先后在北京、南京、上海等杂志报纸发表作品,慢慢在文人圈打开了名气。


到了上海,她更加勤勉,凭借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,她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,广结人脉,丰富了社交圈,并一脚跨进了影视界。


从北京到南京,再从南京到上海,潘柳黛的表现无疑是出色的,无论是达官显贵,还是穷苦百姓,她都能写出直戳人心的作品。


仅仅两年,她便成为一名非常有名气的记者,同时,她又跻身文人圈,立足上海滩。


潘柳黛真的很励志,想想看,她家道没落,父亲嗜酒成性,又出轨于别的女人,母亲对自己又是横竖各种不顺眼,若是别人,估计会自暴自弃,无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。


但潘柳黛却摆脱了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,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,逆袭成为民国时期,上海滩文坛四大才女之一。


3

让人遗憾的是,虽然潘柳黛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,但感情生活却极不顺利。


在上海,潘柳黛遇见了圣约翰大学的教授李延龄,他们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,当时的潘柳黛已走红上海滩,而李延龄却只是一个贫穷的教授。


然而,爱情是会让人失去理智的,潘柳黛看中了对方的才华,经济上的贫穷她完全不在乎,她在散文《热带蛇》中是这样描绘这段情感:


“明知道蛇是狡猾的,但我已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最有能力的舞蛇人,我要用我所有的智慧、耐心,来调理这在别人眼里看来并不可爱的小动物……看我将来做一个第一流的弄蛇人给你看。”


1944年,二人在上海举行婚礼,新婚燕尔,情意绵绵,被幸福包围的潘柳黛甚至还在《语林》上发表了一篇《我结婚了》,讲述自己的婚姻观。


可仅仅半年,这段婚姻就走到了尽头,潘柳黛做梦也没有想到,李延龄出轨了,更糟糕的是,那时的潘柳黛还已怀有身孕。


出轨的李延龄完全变了一副嘴脸,对潘柳黛各种责骂,性格好强的潘柳黛无法忍受这种屈辱,她坚持离婚。


这段短暂的婚姻,带给潘柳黛的是伤心和屈辱,但并没与摧毁她的意志,离开丈夫后,她没有秃废,而是选择努力攀爬。


潘柳黛是何等的坚强,她孤身一人生下女儿,更是拼命工作来养育自己和女儿,在她的人生字典里,没有“投降和认输”的字眼,哪怕生活给她百般刁难,她也要活得风生水起。


4

1950年,潘柳黛离开上海,来到了香港,在这个陌生的地方,她同样活出了自己的精彩。


擅长写爱情小说的她,开始闯荡影视编剧领域,成为邵氏主笔,编写了《不了情》、《冷暖人间》等作品,那部《不了情》一度火遍亚洲。


潘柳黛不愧为民国独立女子的代表,离婚后的她,人生仿佛开挂了,小说、编剧样样精通,而且各个领域都成绩不俗。


事业步入正轨后,潘柳黛的感情又重新开花结果,对方是蒋经国远房侄子蒋孝忠。


1952年,二人步入婚姻的殿堂,婚后的他们,相敬如宾,恩爱有加,那是潘柳黛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。


可这份快乐仅仅维持了十年,1963年,蒋孝忠因病离世,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幸福,转瞬即逝了。


晚年的潘柳黛说:“丈夫去世后,我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,实在太痛。”


因为太爱,所以丈夫离世后,她没有再婚,孤身一人养育儿女,生活报以我之痛,我却还以之歌,这样的人生态度,实属难得。


1988年,68岁的潘柳黛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,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,此后余生,她都生活在这里。


晚年的潘柳黛,经过半生沉浮后,早已看透了人生,她的生活也归于平淡了。


她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很惬意,曾有媒体想采访她,都被她回绝了,前半生太吵闹,后半生她只想安静的生活。


虽然没有老伴,但她从不虚度任何一天,读读书、看看报,把日子经营得如诗一般,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经营得很精彩。


2001年10月30日,潘柳黛因糖尿病发作而离世,享年81岁。


和其他民国才女相比,潘柳黛的似乎不那么出名,唯一让世人记住的,只有她的“辛辣和毒舌”,但真正了解她,你会发下,世人对她是有误解的。


她的毒舌背后,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,她的辛辣背后,是面对坎坷人生路时的坚强。


糟糕的原生家庭,第一次婚姻的失败,这些都足以摧毁一个人,但潘柳黛却将这些挫折,化为行走人世间的利器,最后活出了自己的传奇。


希望你我,也能如潘柳黛一般,在面对生活的狂风巨浪时,不气馁、不退缩,用一颗坚强、勇敢的心,过好余生。


作者:晨夕,一个爱读书、爱写文的自由人


(本文原创首发,抄者必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