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元籍女红军战士张明秀的故事(上)

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033

晚年时的张明秀(资料图片)


张明秀与罗炳辉合影(资料图片)


付尹


【人物简介】张明秀,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南斗村人,生于1918年,1935年2月参加红军,是罗炳辉将军夫人。参加过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党委书记、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等职。1983年退休,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。2011年6月13日逝世,享年93岁。


姐妹参加红军,走上长征路


张明秀,乳名张燕平,1918年2月6日出生在嘉陵江边一个叫南斗坝的地方,也就是今天的昭化区虎跳镇南斗村。张明秀的家庭是当地的富户,父亲张筱有,主持家庭时,家境已不如以前。母亲贾淑珍,是邻近剑阁县一户大富人家的独生女。父母亲想要儿子继承香火,一口气生了9个,可全是女儿,更悲哀的是夭折了5个,只存活了4个,张明秀是老三。


1932年,从小就调皮不守“规矩”、外号“倔小姐”的张明秀,被家里送进了原虎跳区女子小学读书,1933年转到条件更好的虎跳高等小学学习。在这里,张明秀接触到了进步老师黄文杰,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倡导人人平等、大家都有工作、都有饭吃的国家,叫苏联。从黄老师那里,张明秀知道了“三从四德”为什么让妇女地位低下,知道了剥削制度和不劳而获是造成社会不公平和黑暗的悲剧。黄老师的教育与引导,让张明秀对劳动群众有了好感,对家庭产生了反感,有了叛逆心理。


有一件事,最能证明张明秀的反叛性格。川北一带的习俗,女孩一到年龄就要裹脚,裹得越小越好,时兴“三寸金莲”为最美。张明秀的两个姐姐早就裹成了小脚,到了张明秀这里,却受到剧烈反抗。从老师那里,她早知道裹脚是对妇女身心摧残的道理;从两个姐姐的身上,她看到了裹脚的危害。张明秀告诉母亲:“姐姐的脚,骨头都被裹断了,走起路来颤颤跛跛的,风吹就要倒的样子,多可怜!”文的不行,就武来,母亲硬性地给张明秀裹上了。可母亲一走,张明秀把


一双脚在门槛上使劲一跺,绣花鞋绽开了,裹脚的布头线被挣断了。后来,母亲没办法了,只能由着张明秀一双大脚跑来跑去。对这个封建意识特别强烈的家庭,张明秀越来越寒心。


当1935年农历2月,为西渡嘉陵江迎接中央红军,红四方面军在虎跳一带开展渡江准备时,张明秀带着妹妹张明莲放弃了家庭、放弃了优越生活毅然参加了红军,成为红四方面军八千川女走上长征路的一员。这一月,张明秀满17岁。


一路长征,张明秀失去了很多,但得到了意志,成就了信仰。过草地时,姐妹俩在过一条夹带着冰块而又湍急的河流时,被冰块撞击意外卷进漩涡,张明秀被战友救了上来,妹妹张明莲却永远消失在冰冷的河水里。在三过草地雪山中,张明秀先后在红四方面军妇女部、总供给部被服厂、卫生部附属医院工作过。期间,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妇女排长。在医院当妇女排长时,面临敌飞机轰炸或敌骑兵偷袭,张明秀总是身先士卒,在水洼里、在芦苇丛里,不是拉着这个伤员,就是护着那个伤员。为了保护伤员,她不惜滚着一身又脏又臭的污水,也不顾脚上有多少血泡……


在长征路上,张明秀还做过收容队工作。翻越一座叫戈尔底的雪山时,本来已经到了目的地,可整队一点名,发现少了不少伤员,连长和指导员决定返回去找。刚与死神擦肩而过,有的同志犹豫了。这时,张明秀站出来说:“我去。”张明秀一带头,望着这位坚强勇敢的女性排长,大家记起前不久,就是她把3位掉队的女兵带回了队伍,就是她沉着机智帮助十几个掉队的战士脱离了险境。此时她又要冲锋陷阵,大家感动了,战士们纷纷抢着报名。重返戈尔底峰顶,张明秀他们从死人堆里发现了3名已经奄奄一息的伤员,把他们救了回来。此时的张明秀,脚板底下又新打上好几个血泡,走起路来一颠一跛的。


选择了信仰,就没有回头路。在红军内部的肃反中,十分极左,张明秀知道自己出身不好,又长得秀气白嫩,怕发现后被迫离开心爱的红军队伍,为了证明自己从小就爱劳动,一段时间就拼命地


在水中用木棍石头搓手,常常磨得血淋淋的,好让皮肤粗糙起来,让人看不出细皮嫩肉来。她终于“蒙混过关”,幸运地走完了长征。


长征,三过雪山草地,让张明秀这位广元妹子锻炼了意志,坚定了理想信念,走向了成熟,成为广元女儿的骄傲。


受到毛主席祝福,嫁给罗炳辉将军


长征到达陕北后,为培养妇女干部,中央在延安云岩镇专门为长征过来的女红军开办了一个妇女学校,以备将来分配到各个岗位去担任骨干,有500多名学员,张明秀就是其中之一。因为张明秀表现突出,被提拔到妇女队一连当政治指导员。


又一道比走长征还要难的难题摆在了张明秀面前,那就是文化知识的难题。作为连指导员,要讲政治课,讲统一战线,还要对战士进行文化辅导。张明秀两年的高小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,她觉得工作开展很吃力,有了想再学习提升自己的想法。这时,张明秀结识了来妇女队检查工作的何长工,大胆地提出要到抗大学习的要求。


何长工听了张明秀的要求,觉得面前这个才19岁的女孩子要求进步,有远见,有培养前途,就批准了张明秀的要求。1937年9月,张明秀如愿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更巧的是,何长工这时的妻子叫尹清平,是广元旺苍人,1933年参加的红军,比张明秀大两岁。因为是老乡的关系,张明秀与何长工一家接触更多了,张明秀的婚姻大事也就上了何长工两口子的心。


罗炳辉开始走进张明秀的视野。罗炳辉与何长工在红九军团时,一个是军团长,一个是军团政委,是一个战壕的亲密战友。罗炳辉此时也抽调回延安进入抗大学习,不久又被转入延安党校学习。两人偶然相识是在抗大听周恩来作报告取水时。虽只是一个照面,罗炳辉是红军大将、名将,是名人,高大威武的形象留在了张明秀心里。罗炳辉的眼光接触张明秀只是一刹那,就忘记不了。听报告时,心里还在默念:这个女孩子是谁呢?是哪个单位的呢?就是这一照面,双方都对对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。


无巧不成书,何长工和尹清平想给张明秀介绍的对象就是罗炳辉。何长工两口子利用星期天把罗炳辉和张明秀请到家里,一起吃了一顿饭,让双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事后,罗炳辉主动约张明


秀见面。随着双方感情加深,罗炳辉主动提出结婚的要求。张明秀没意见,可有一个条件让倔小姐的张明秀不干了。什么条件呢?当时组织上有个规定,结婚的男女要先接受身体检查。张明秀一听,火了,这是什么“王法”?这么麻烦,她不干了。罗炳辉知道张明秀的倔脾气,但他不甘心,想起了找毛主席批。


第二天,罗炳辉的结婚报告就被送到毛主席那儿。毛主席当即作了批示,批语是:“同意罗炳辉和张明秀结婚,并祝永远幸福!”落款是“毛泽东”。1937年9月的一天,在毛主席的祝福中,两人花好月圆,美梦成真,开始了相知相伴相爱的人生幸福旅程。


在周恩来、董必武手下当地下交通员


1938年2月,张明秀在延安抗大结业,被分配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担任长江局与湖北省委的地下交通员,还兼做机要文件发行工作。这个时候的长江局,书记是王明,其他负责人有周恩来、董必武等。当时周恩来、董必武以及其他有关领导人的绝密文件都由张明秀负责收发。


在武汉办事处期间,张明秀的党性原则和爱国心极强,对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那套相当反感。一次武汉开宣传抗日的群众大会,参加大会的有国民党官员,也有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成员。当大会主持人一提到蒋介石时,台下便有好多人趱立正。张明秀见此情景觉得好笑,自己坐在那里纹丝不动。旁边站着的国民党官员质问张明秀为什么不立正,张明秀回答:“我是八路军办事处来的,没有这种习惯。”


张明秀看不惯武汉乱七八糟的环境,觉得没有延安的环境那么单纯与清爽,就找到董必武要求回延安,不想干交通员的工作了。董必武开导她:“谁都想念延安,你以为我就不想吗?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延安,一个延安怎么行?我们要把全国都变成延安!”短短的几句话,使张明秀心悦诚服。


1938年下半年,国民党不断挑起国共矛盾,加大了对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监视,形势陡然紧张起来。按照周恩来的指示,张明秀及时通知了转移的同志,销毁转移了应销毁转移的文件。在危急时刻,显示了张明秀的果断、机智、勇敢。张明秀做事的果断干练,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夸奖张明秀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地下交通员。


来源:广元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