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封建时代君主通过祭天凸显皇权,证明皇帝受命于天管理天下

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945

南郊祭天这是古代封建帝国最重要仪式,从周代帝王天子说开始,祭天就是君权神授的体现。在越南古代封建王朝也是最重要一项祭祀活动,而历史上最后一场祭天仪式就是20世纪40年代在越南举行,最后一位祭天皇帝就是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。


阮朝祭天代表越南的皇帝是天子

自从越南开国帝王嘉隆皇帝恢复了广南旧土,统一了越南南北,嘉隆帝为了答谢天恩也是为了完善帝制,在顺化皇城南郊高筑南郊天坛,并每年都举行一场祭天仪式,名为南郊祭祀。不过法属之后20世纪开始,南郊祭祀变成了每3年才举行的仪式,《大南典例撮要略新编》礼例·南郊大祀对此有载:“定郊祀大礼三年举行一次,以成泰三年辛卯为始”


1945年3月23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祭天




1945年3月23日历史上最后一次祭祀天地活动是越南皇帝保大主持的,祭天祭祀的目的是向人民显示皇帝是上天选中的天子,代表了上天在人间行使君王的权利和职务。这个祭祀活动跟任何得宗教或者是祭拜祖先都没有关系,实际上,这个仪式是向上天阐述自己作为君王的职责,目的是向天庭的玉皇大帝汇报工作,所以说这个仪式也是封建时代帝王非常重要的仪式。


在开始准备这个仪式之前需要提前3个月,皇帝只需要在朝廷选定的日子参加即可。祭祀的祷告词是由一位专门负责神事的礼部人来宣读,用以告知神灵。在正式祭祀之前要准备两周的祷告仪式,皇帝的号令是在祭祀当天颁布的,这个号令颁布的目的是为了要提醒参加祭祀的人,需要把自己进行斋戒以及以最好的方式迎接祭祀。




斋戒非常重要,而皇帝的斋戒更重要,在祭祀前四天,下人会把一尊铜制神像(叫铜人)经过轿子抬到皇帝面前,让皇帝在神像面前“静壁思过”,感受神像的照耀。


越南皇帝祭天的天坛

越南阮朝皇帝祭天是场所是顺化南郊的天坛,这座天坛最早建设在安宁社,《大南会典事例》有记载:


嘉隆元年(1802)五月设坛于安宁社郊分,合祀天地,以建元告。又以武成祭告天。


后在嘉隆五年,嘉隆皇帝将天坛迁移到杨春社,最终形成阮朝南郊天坛的格局,一直到现在,这座越南的天坛依然存在,这座天坛有三层,上圆下方,代表了天圆地方。《大南实录》有记载: 二月甲申,初建南郊坛【在京城之南杨春社】,坛制三成【第一成圆坛,高六尺八寸,周围三十丈三尺五寸;第二成方坛,高二尺五寸,方各十九丈五尺七寸;第三成高一尺九寸,方各三十七丈五尺;三成周围各有栏槛】,第一成圆坛,以祀昊天上帝、皇地甕;第二成方坛,从位八:左一大明、左二周天星宿、左三风雨云雷、左四太岁月将、右一夜明、右二山海川泽【明命九年改为“江泽”】、右三丘陵坟衍、右四天下神甕;第三成,东南设燔柴所,西北设瘗坎所;三成之外为方壝,遍植松木;方壝外砌缭墙,四面门砌砖柱;坛外之右设斋宫以为御斋之所。命掌军范文仁董其役,赏应役诸军钱五千缗,其关过民人私土及坟墓当徙者支钱给之,寻以杨春民二十五人充坛夫免其徭役。命礼部议定郊坛祀器,送有司如式制造。又令广德营拣买童牛一、特牛八,别圈养之,致其精洁以供大祀。


最后一次举行祭天的天坛


阮朝的南郊坛,形制是一个以三成(层)坛为中心祭祀场所,内中最高一层为圆坛、中层为方坛、底层亦为方坛,每层周围皆有栏槛;坛四周为方壝(矮土墙)、壝内遍植松木,壝外周砌砖石墙、设四门,门外设有神库、神厨与斋宫等相关建筑。


天坛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祭祀对象,第一成圆坛奉祀的主神是“昊天上帝、皇地祇”两位。两旁是祭祀阮朝皇帝,“左配一案奉太祖嘉裕皇帝,右配一案奉世祖高皇帝,左配二案奉圣祖仁皇帝,右配二案奉宪祖章皇帝,左配三案奉翼宗英皇帝。”




天坛祭祀内景摆设的祭祀主神神台




第二层方坛奉祀的是代表天的各种神明,《大南一统志》载 “从坛八案,左一大明、左二周天星宿、左三云雨风雷、左四太岁月将、右一夜明、右二山海江泽【原“川泽”,绍治九年改】、右三丘陵坟衍、右四天下神祇”。


阮朝天坛祭祀对象包括阮朝祖先和天地神明,这主要是为凸显皇统的正统性。将阮朝祖宗与证明政权合法性的天地祭祀放在天坛一起祭祀,就是希望通过南郊祭天这种国家最大祭祀场合融入皇统的内容,赞颂阮朝列祖列宗功德及阮朝帝王统治合法性、正统性,强调君权神授。


自嘉隆五年开始,阮朝历代皇帝都在南郊天坛行天地合祭、朝日夕月礼,谨尊周训。




历史上最后一场皇帝祭天的过程

南郊祭祀在皇帝祭祀前三天需要进行各种祭祀活动,祭祀前三天需要“大会文武百官,誓斋于太和殿庭。”祭祀前二天,皇帝亲告太庙、皇仁殿。前一天,皇帝的仪仗队会前往祭祀的天坛斋宫居斋。皇帝从顺化皇城紫禁城的勤政殿出发,帝王和臣民庄严地离开皇城右肃门,前往南郊的天坛。


皇帝队列祭天时出顺化午门




皇帝的仪仗队有三段,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团队叫前军,中军和后军。一开始有一尊像之后乐曲响起,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,比如喇叭,长笛等等。中军是最重要的,队列中还有训练好的大象(代表了太平有象),除了各种分工外,这个阶段还展示了各种礼仪用的武器和保卫,随后就是各种旗帜。皇帝的御辇在整个队伍的中间缓慢地行进,在皇帝周围有各种官员,后军就没那么隆重,后军的音乐也是一些比较轻巧的音乐。


有司具大驾卤簿。居辰,帝陛辇出右肃门,乾元殿鸣钟严鼓,驾发警跸至右端门放筒声九,守城官具品服跪送…至坛北门,陪祀官具品服跪迎,斋宫鸣钟,驾至斋宫钟止。




整个皇帝行进仪式大约有2000人,在到达南郊天坛之前,需要花数小时在城市里穿梭。等到队伍到达天坛后,已经是午时了,皇帝就会到达天坛的北门,进去一处叫斋宫宫殿居斋。


等到祭祀当天“日出前七刻,钦天监报辰”,皇帝正式前往天坛祭祀场所进行祭天。《大南会典事例》卷九十四:“第一刻扶辇大臣并礼部司员寄奏中严外边。第三刻奉皇帝御衮冕执镇圭由斋宫升座銮驾。管卫员奉转传排銮驾,奏请升辇。斋宫鸣钟,奉皇帝升辇左,纛、撒、扇、黄盖、提拂、金玉、旄、钺、豹尾、枪、鎗剑导扈如仪,雅乐设而不作。凡分献陪祀执事之亲藩、皇亲公、皇亲并文武官员各按班伫立,奉驾至坛右门,钟止。”




皇帝到南郊天坛右门,再由此中门进入到神台的右边的御座就座。在御座两边有官员为皇帝准备着净手用品及祭祀的御服,一切就绪后便进行祭天活动。


首先在天坛点上火“通赞赞燔柴”,这火被誉为圣灵之火,此过程由“通赞”以钟鼓乐起,至“平身乐”为止,举行“迎帝神”。


第二步“通赞”献“玉帛礼”并奏乐,亦简称为“奠玉帛”。第三步“通赞”献“俎礼”并演奏乐章,也即是“进俎。”


第四步“通赞”行“初献礼”并奏乐。


第五步“通赞”分别献“雅乐”、“亚献礼”、“牲乐”,祭祀官举行跪拜祭祀仪式。


第六,“通赞”行“终献礼”并奏乐章。至此,整个祭祀仪式的流程就大体完成。


祭天时




期间皇帝上香并阅读焚烧祭文,真诚地祈祷,向上天述职。


祭祀时皇帝相传周朝时期周王制定的十二旒衮冕服主祭,陪祀亲王一品大臣则九旒冕服,执事诸公二品以上六旒冕服、三品四旒。另外天坛拜庭有八品文武舞生进行跳八俏舞的仪式。


祭祀完成后“通赞”撤“馔”并奏乐章,皇帝“通赞”撤“馔”并奏乐章送帝神,后奏“禧成之乐章”。祭祀的祭品在祭祀完成后送燎炉焚烧,皇帝至望燎位,观看焚烧祭品。在礼部官员引导下,官员和皇帝离开天坛,整个祭天就结束了。


皇帝祭祀的动作和要说的话其实都是提前做好准备的,所有的事都是要一步一个规划做就可以。而这些阮朝祭天仪式十分繁杂,由于都是模仿中国封建王朝,其流程和中原王朝并无多大差别。


身穿冕服的祭天大臣




祭天意义在于巩固皇权

越南阮朝的帝王模仿中原王朝祭天,由一国之主皇帝亲自担任,体现越南君主是天子能与“天”沟通,这也君权神授的体现,皇帝对“天”的崇拜和祭祀又展现阮朝君主“受命于天”管理天下臣民。文武百官们参与祭祀,则代表天下万民服从皇权管理。所以,祭天作为最重要的祭祀活动,可以看做是阮朝帝王国家祭祀使得皇权得以肯定,统治得到稳固。


越南皇帝这种祭天巩固皇权的活动随着1945年8月革命后,随着越南帝制的结束,自周朝传承下来的帝王南郊祭天仪式正式结束成为历史。


参考资料:《大南实录》、《大南一统志》、《大南会典》


论文:佘漾冬《越南阮朝郊祀制度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