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辱 荀子,翻译古文《自知之明》选自《荀子 荣辱》

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090

翻译古文《自知之明》选自《荀子 荣辱》

译文:

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,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;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,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。错误在自己身上,却反而去责求别人,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?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,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。

注释:

(1)自知者:有自知之明的人。知:认识。

(2)知命:懂得命运。

(3)穷:走投无路。

(4)无志:没有见识。

(5)迂:拘泥守旧,不合时宜。

原文:

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失之己,反之人,岂不迂乎哉?故君子道其常,而小人道奇怪。

出自《荣辱篇第四》,选自战国荀况的《荀子》。

扩展资料

《荀子》全书一共32篇,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,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。在前27篇中,也有几篇,如《议兵》、《大略》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。

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,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。他尊王道,也称霸力;崇礼义,又讲法治;在“法先王”的同时,又主张“法后王”。孟子创性善论,强调养性;荀子主性恶论,强调后天的学习。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。

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,反对宿命论,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。

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,组织严密,分析透辟,善于取譬,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,语言富赡警炼,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
荀子的“性恶论”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。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《荀子·性恶篇》中,荀子认为: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”

“性”是指与生俱来、自然而成的“自然之性”或生理本能,“伪”是“人为”之义。荀子认为,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,而不是天生就有的。

荀子的“天人论”主张“天行有常”、“人可制天命而用之”,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荀子

《荀子》第四荣辱篇翻译

痛快一时却导致死亡的,是由于忿怒;明察一切而遭到残害的,是由于

嫉妒;知识渊博而处境困厄的,是由于毁谤;想要澄清而愈来愈混沌,是由

于口舌;供养款待别人而交情越来越淡薄,是由于待人接物不当;能言善辩

而不被人喜欢,是由于好争执;立身正直而不被人理解,是由于盛气凌人;

方正守节而不受人尊重,是由于尖刻伤人;勇猛无比而不受人敬畏,是由于

贪婪;恪守信用而不受人尊敬,是由于喜欢独断专行。这些都是小人所干的,

是君子所不干的。

荀子《荣辱观》翻译?

一、译文

有狗和猪的勇敢,有商人和盗贼的勇敢,有小人的勇敢,有士君子的勇敢。争喝抢吃,没有廉耻,不懂是非,不顾死伤,不怕众人的强大,眼红得只看到吃喝,这是狗和猪的勇敢。做事图利,争夺财物,没有推让,行动果断大胆而振奋,心肠凶猛、贪婪而暴戾,眼红得只看见财利,这是商人和盗贼的勇敢。

不在乎死亡而行为暴虐,是小人的勇敢。合乎道义的地方,就不屈服于权势,不顾自己的利益,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观点,虽然看重生命、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,这是士君子的勇敢。

二、原文

有狗彘之勇者,有贾盗之勇者,有小人之勇者,有士君子之勇者。争饮食,无廉耻,不知是非,不辟死伤,不畏众强,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,是狗彘之勇也。为事利,争货财,无辞让,果敢而振,猛贪而戾,恈恈然唯利之见,是贾盗之勇也。

轻死而暴,是小人之勇也。义之所在,不倾于权,不顾其利,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,重死、持义而不桡,是士君子之勇也。

三、出处

《荀子》

扩展资料

一、创作背景

《荀子》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。

《荀子》全书一共32篇,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,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。在前27篇中,也有几篇,如《议兵》、《大略》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。

二、作品赏析

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,在人性论、天人论、社会道德观、政治观、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、别具特色。

三、作者简介

荀子(约公元前313-前238),名况,字卿,汉族,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,因“荀”与“孙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称孙卿。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,时人尊称“荀卿”。

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,后为楚兰陵(今山东兰陵)令。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,提倡性恶论,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。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荣辱

《荀子:荣辱》的解释

  荣辱第四

  〔题解〕

  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的问题,其大旨则是《劝学扁》所说的“荣辱之来,必象其德”,以及本篇所说的“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”。

  〔原文〕

  4.1■泄者(1),人之殃也;恭俭者,偋五兵也(2),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(3);伤人以言(4),深于矛戟。故薄薄之地(5),不得履之,非地不安也;危足无所履者(6),凡在言也。巨涂则让(7),小涂则殆,虽欲不谨,若云不使(8)。

  〔注释〕

  (1)■(ji1 o 骄):自高自大,后世都写作“骄”。泄:通“媟”(xi8 泄),轻慢,不庄重。(2)偋:同“屏”,屏除。五兵:五种兵器,古代所指不一,或指刀、剑、矛、戟、箭,或指矛、戟、钺、盾、弓箭,这里泛指兵器。偋五兵:指免除杀身之祸。(3)布帛:麻布和丝织品,此指衣服。(4)以:《集解》作“之”,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五十三引文改。(5)薄薄:同“溥博”、“磅礴”,广大无边的样子。(6)危:高,使…高。危足:踮起脚跟。(7)涂:通“途”。让:通“攘”,拥挤。(8)云:有(参见《广雅·释诂》)。此句承上句,“不使”下省去“不谨”两字。

  〔译文〕

  骄傲轻慢,是人的祸殃;恭敬谦逊,可以屏除各种兵器的残杀,可见即使有戈矛的尖刺,也不如恭敬谦逊的厉害。所以和别人说善意的话,比给他穿件衣服还温暖;用恶语伤人,就比矛戟刺得还深。所以磅礴宽广的大地,不能踩在它上面,并不是因为地面不安稳;踮着脚没有地方可以踩下去的原因,都在于说话伤了人啊。大路很拥挤,小路又危险,即使想不谨慎,又好像有什么迫使其非谨慎不可。

  〔原文〕

  4.2 快快而亡者,怒也;察察而残者,忮也(1);博而穷者,訾也;清之而俞浊者(2),口也;豢之而俞瘠者,交也(3);辩而不说者(4),争也;直立而不见知者,胜也;廉而不见贵者,刿也;勇而不见惮者(5),贪也;信而不见敬者,好 行也(6)。此小人之所务,而君子之所不为也。

  〔注释〕

  (1)忮(zh@志):嫉恨。(2)俞:同“愈”。(3)这句的字面意义是:喂养它而更瘦了,是由于交接中出了问题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载:韩宣子发放了很多饲料,马却很瘦,他为此发愁,周市对他说:“让马夫把所有的饲料都给马吃,即使要它不肥也不可能。名义上给了很多,实际上马吃到的很少,那么要它不瘦,也是不可能的。”这故事可作为这句的注解。今译文按其引申义译出。(4)说:通“悦”。(5)惮:害怕。勇而不见惮:贪利,就会委曲求人,所以即使勇猛,人们也不会害怕他。(6) :同“专”。

  〔译文〕

  痛快一时却导致死亡的,是由于忿怒;明察一切而遭到残害的,是由于嫉妒;知识渊博而处境困厄的,是由于毁谤;想要澄清而愈来愈混沌,是由于口舌;供养款待别人而交情越来越淡薄,是由于待人接物不当;能言善辩而不被人喜欢,是由于好争执;立身正直而不被人理解,是由于盛气凌人;方正守节而不受人尊重,是由于尖刻伤人;勇猛无比而不受人敬畏,是由于贪婪;恪守信用而不受人尊敬,是由于喜欢独断专行。这些都是小人所干的,

  是君子所不干的。

《荀子》的《荣辱》

原文出自于《荀子·荣辱》中的内容。联系“嗛”有关的完整句子,可以得出“嗛”的正确读音。即:

原文内容:“彼臭之而嗛于鼻,尝之而甘于口,食之而安于体,则莫不弃此而取彼矣”。

原文大意:“他们闻着那些食物而在鼻里感觉舒服,尝着那些食物而在嘴里感觉甘美,吃下那些食物而在肚里感觉安逸,就没有不丢弃豆、豆叶和糟糠而去求取牛羊犬猪和稻梁的。”

联系“嗛”的整个句子,可以得出:这里的“嗛”读“qiè”,动词,古通“慊”,满足;快意,引申为:舒服。

参考资料: 贵州版《荀子全译》 汉典网

荀子 荣辱 有狗彘之勇者 翻译

有狗彘之勇者,有贾盗之勇者,有小人之勇者,有士君子之勇者(1)。争饮食,无廉耻,不知是非,不辟死伤(2),不畏众强,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(3) ,是狗彘之勇也。为事利,争货财,无辞让,果敢而振,猛贪而戾,恈恈然唯利之见,是贾盗之勇也。轻死而暴,是小人之勇也。义之所在,不倾于权,不顾其利,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,重死、持义而不桡,是士君子之勇也。

〔注释〕 (1)士君子:有志操和学问的人。(2)辟:通“避”。(3)恈恈然:非常想要的样子。利:衍文, 宜删。

〔译文〕 有狗和猪的勇敢,有商人和盗贼的勇敢,有小人的勇敢,有士君子的勇敢。争喝抢吃,没有廉耻,不懂是非,不顾死伤,不怕众人的强大,眼红得只看到吃喝,这是狗和猪的勇敢。做事图利,争夺财物,没有推让,行动果断大胆而振奋,心肠凶猛、贪婪而暴戾,眼红得只看见财利,这是商人和盗贼的勇敢。不在乎死亡而行为暴虐,是小人的勇敢。合乎道义的地方,就不屈服于权势,不顾自己的利益,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观点,虽然看重生命、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,这是士君子的勇敢。

荀子·荣辱篇 翻译

齐宣王问孟子道:“齐桓公、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迹,您可以讲给我听吗?”

孟子答道:“孔子的学生们没有谈到齐桓公、晋文公的事迹的,所以也没有传到后代来,我也不曾听到过。王如果一定要我说,我便讲讲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‘王’道吧!”

宣王问道:“要有怎样的道德就能够统一天下了呢?”

孟子说:“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去统一天下,没有人能够阻挡他。”

宣王说:“像我这样的人,能够使百姓的生活安定吗?”

孟子说:“能够。”

宣王说:“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?”

孟子说:“我曾听到胡龁告诉我一件事:王坐在大殿之上,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,王看到了,便问道:‘牵着牛往哪儿去?’那人答道:‘准备宰了祭钟。’王便道:‘放了它吧!看它那哆嗦可怜的样子,毫无罪过,却被送进屠场,我实在不忍。’那人便道:‘那么,便废除祭钟这一仪节吗?’王又道:‘怎样可以废除呢?用只羊来代替牛吧!’——不知道果真有这样一回事吗?”

宣王说:“有的。”

孟子说:“凭这种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。老百姓都以为王是吝啬,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。”

宣王说:“对呀,确实有这样的百姓。齐国虽然不大,我何至于舍不得一只牛?我就是不忍看它那种哆嗦可怜的样子,毫无罪过而被送进屠场,才用羊来代替它。”

孟子说:“百姓说王吝啬,王也不必奇怪。〔羊小牛大,〕用小的代替大的,他们哪能体会到王的深意呢?如果说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送进屠场,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么不同呢?”

宣王笑着说:“这个我真连自己也不懂是什么心理了。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才去用羊来代替牛。〔您这么一说,〕百姓说我吝啬真是理所当然的了。”

孟子说:“〔百姓这样误解〕没有什么关系。王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爱。道理就在于:王亲眼看见了那只牛,却没有看见那只羊。君子对于飞禽走兽,看见它们活着,便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;听到它们悲鸣哀号,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。君子把厨房建在远离自己场所的地方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宣王很高兴地说:“有两句诗歌:‘别人存啥心,我能揣摩到。’说的就是您啊。我只是这样做了,再问问自己,〔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〕却说不出所以然来。您老人家这么一说,我的心便豁然明亮了。但我这种心情和王道相合,又有什么道理呢?”

孟子说:“假定有一个人向王报告:‘我的臂力能够举重三千斤,却拿不起一根羽毛;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,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。’您同意他的说法吗?”

宣王说:“不。”

孟子接着说:“如今王的好心好意足以使动物沾光,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,却是为什么呢?这样看来,一根羽毛都拿不起,只是不肯用力气的缘故;一车子柴火都瞧不见,只是不肯用眼睛的缘故;老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,只是不肯施恩的缘故。所以王的不行仁德的政治来统一天下,只是不肯干,不是不能干。”

宣王说:“不肯干和不能干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呢?”

孟子说:“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,告诉人说:‘这个我办不到。‘这真是不能。’替老年人折取树枝,告诉人说:‘这个我办不到。’这是不肯干,不是不能干。王的不行仁政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一类,而是属于替老年人折取树枝这一类的。

“尊敬我家里的长辈,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;爱护我家里的儿女,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。〔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,〕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。诗经上说:‘先给妻子做榜样,再推广到兄弟,再进而推广到封邑和国家。’这就是说把这样的好心好意扩大到其他方面去就行了。所以由近及远地把恩惠推广开去,便足以安定天下;不这样,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。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远远地超越于一般人,没有别的诀窍,只是他们善于推行他们的好行为罢了。如今您的好心好意足以使动物沾光,百姓却得不着好处,这是为什么呢?

“秤一秤,才晓得轻重;量一量,才晓得长短。什么东西都如此,人的心更需要这样。王,您考虑一下吧!

“难道说,动员全国军队,使将士冒着危险,去和别的国家结仇构怨,这样做您心里才痛快吗?”

宣王说:“不,我为什么定要这么做才痛快呢?我之所以这样做,不过是要求满足我的最大欲望啊。”

孟子说:“王的最大欲望是什么呢?可以讲给我听听吗?”

宣王笑了笑,却不说话。

孟子便说:“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?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呢?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?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?还是为了侍侯的人不够您使唤呢?这些,您手下的人员都能够尽量供给,难道您真是为了它们吗?”

宣王说:“不,我不是为了这些。”

孟子说:“那末,您的最大欲望便可以知道了。您是想要扩张国土,使秦楚等国都来朝贡,自己作天下的盟主,同时安抚四周围的落后外族。不过,以您这样的作法想满足您这样的欲望,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。”

宣王说:“竟然有这样严重吗?”

孟子说:“恐怕比这更严重呢。爬上树去捉鱼,虽然捉不到,却没有祸害。以您这样的作法想满足您这样的欲望,如果费尽心力去干,〔不但达不到目的,〕而且一定会有祸害在后头。”

宣王说:“〔这是什么道理呢?〕可以讲给我听听吗?”

孟子说:“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,您以为哪一国会打胜呢?”

宣王说:“楚国会胜。”

孟子说:“从这里便可以看出:小国不可以跟大国为敌,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,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。现在中国土地总面积约九百万平方里,齐国全部土地不过一百万平方里。以九分之一的力量跟其余的九分之八为敌,这和邹国跟楚国为敌有什么分别呢?〔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,那么,〕为什么不从跟本着手呢?

“现在王如果能改革政治,施行仁德,便会使天下的士大夫都想到齐国来做官,庄稼汉都想到齐国来种地,行商坐贾都想到齐国来做生意,来往的旅客也都想取道齐国,各国痛恨本国君主的人们也都想到您这里来控诉。果然做到这样,又有谁能阻挡得住呢?”

宣王说:“我头脑昏乱,对您的理想不能再有进一层的体会,希望您辅佐我达到目的,明明白白地教导我。我虽然不行,也无妨试它一试。”

孟子说: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,只有士人才能够做到。至于一般人,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,便也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。这样,就会胡作非为,违法乱纪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等到他们犯了罪,然后去加以处罚,这等于陷害。哪有仁爱的人坐了朝廷却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的呢?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人们的产业,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,下足以抚养妻儿;好年成,丰衣足食;坏年成,也不致饿死。然后再去诱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,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地听从了。

“现在呢,规定人们的产业,上不足以赡养父母,下不足以抚养妻儿;好年成,也是艰难困苦;坏年成,只有死路一条。这样,每个人用全力救活自己生命都怕来不及,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?

“王如果要施行仁政,为什么不从根本着手呢?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,四围种植着桑树,那末,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绵袄穿了。鸡狗与猪这类家畜,都有力量和工夫去饲养、蕃殖,那末,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。一家给他一百亩田地,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,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。办好各级学校,反覆地用孝顺父母、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,那末,鬓发花白的人〔便会有人代劳〕,不致头顶着、背负着物件在路上行走了。老年人个个穿绵吃肉,一般人不冻不饿,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,那是从来没有的事。”

孟子见齐宣王,曰:“为巨室[1],则必使工师[2]求大木。工师得大木,则王喜,以为能胜其任也。匠人斲[3]而小之,则王怒,以为不胜其任矣。夫人幼而学之,壮而欲行之,王曰,‘姑舍女所学而从我’,则何如?今有璞玉[4]于此,虽万镒[5],必使玉人雕琢之。至于治国家,则曰,‘姑舍女所学而从我’,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?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