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长征到达这里,一张报纸改变红军命运

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938

大家都知道,红军一开始长征的时候,最终在哪里落脚,是有过变化的。


到陕北去,是中央红军到达岷山脚下的哈达铺以后,才做出的战略决定。


那么,红军为何到了哈达铺才做出这个决定?在哈达铺,红军经历了什么?


哈达铺是宕昌县的一个小镇,距县城有36公里。


这是个汉族、回族混居的小镇,原名哈塔川,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冲。三国时为“阴平古道”。


为什么叫哈达铺?据说很久以前一位来自四川的羌族人,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卖“哈达”的铺子,带动了当地商贸兴起,哈达铺由此成名。


当然这只是一个传闻。更具解释性的说法是,当地有座“哈达川”,明朝在此设铺,所以叫做哈达铺。


“哈达铺”这个地名,现有史料中最早出现在《清史稿•甘肃土司传》里,说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——宕昌第一代土司马珍,在元至正年间防守哈达川九族而授指挥使之职。


哈达铺在历史上曾有“陇南商贸重镇”之称。


现在被命名为“红军长征街”的地方,就是哈达铺原有的集镇,至今保留着380个完整的清末民初风貌的店铺。


整条街长约1324米,路面平均宽度5.6米,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。因红军长征途中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此陆续驻扎,由此被称为“红军街”。


为什么在偏远的宕昌西北角,会有这样一座商贸重镇呢?原来,哈达铺盛产药材,因药材地道、优质,逐渐成为集散中心。


所以,老街中最气派的店铺自然就是药铺。上街中的“义和昌”由三间北房和十一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。


红军街的店铺还保留着楼下经营楼上住宅的格局,正门都上着陈旧的木板门,木板门油漆剥落,可以看到木头的筋骨。


街道上一律都是刷着红色墙漆的老房子,这些老房子的背后,才是当地群众后来建造的各种住房。


商铺的老板说,他们经营的店铺都是过去红军来哈达铺时住过的房子,大多是土木结构,晚上老鼠很多。


店铺的墙面上还依稀可辨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。这里是全国目前唯一一个保护比较完整的红军长征街。


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原样保留的,进去参观都不收费。


其中有座关帝庙,红军于1935年到哈达铺以后,这里成为了会议室,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做的政治报告,为红军指明了出路。


“义和昌”药铺旁的“邮政代办所”更值得大说特说。当年,这里出售《大公报》、《民国日报》、《晋阳日报》等五六份报纸,供往来的全国各地商人阅读。


当时,毛主席就是利用在这家“邮政代办所”找到的旧报纸,看到有红军在陕北活动的消息。


毛主席在细细翻阅各种旧报纸时,意外地在《大公报》上看到了关于红军在陕北的消息。


1935年9月22日上午,毛主席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,当日下午,又在“关帝庙”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,决定将一方面军的八千将士改编成“陕甘支队”北上。


他在会上说,感谢国民党的报纸,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消息,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,还有徐海东的红军,还有根据地。


红军要生存、要发展壮大,必须“到陕北去”!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决定,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。


这里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里程碑,也是万里长征的转折点。多年后,杨成武将军把哈达铺称作“长征加油站”。


为什么叫做“加油站”?让我们来看一看哈达铺长征纪念馆里的一份记载。


哈达铺在1935年9月至1936年先后支援红一、二、四方面军物资统计为:食盐3.5万斤,粮食28万斤,食用油0.68万斤,骡马1585匹,柴草23万斤,担架5200条(副),中草药9600剂,猪羊鸡4650头(只),蔬菜7600斤,豆类39万斤,布鞋5.2万双。


这是怎样的鱼水情!在哈达铺这个物丰民富的地方,经过长途跋涉的红军指战员体力很快得到恢复,战斗力大大增强。


哈达铺以陇原的淳朴,洗去红军战士的一路征尘,把腊子口鏖战的倦怠,翻越岷山的困顿转为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