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建万里长城,究竟是利国利民之功还是劳民伤财之举?

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95

这里是历史Top10,今天我们来聊聊长城!


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筑,《诗经·小雅·出车》记载:“天子命我,城彼朔方。赫赫南仲,猃狁于襄。”,当时筑城用意在于“互防”和“拒胡”。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,在今山东境内,至密州琅琊台入海,全长500馀公里。但是由于诸侯林立,属境较小,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里,一些大的诸侯国家的长城也不过三四千里。例如赵肃侯十七年(前333年)在漳水、滏水(今滏阳河)附近筑长城,史称“赵南长城”。赵武灵王所筑长城,起自代(今河北省蔚县境内),终于高阙(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境内),史称“赵北长城”。《史记》记载:“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,东至海、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”。秦昭王时,攻灭义渠,“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”。燕长城,西起造阳(今河北独石山),东至襄平郡。另有中山国长城和魏长城(即滨洛长城)。


万里长城之名,自秦始皇才开始,因此,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,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起来。据司马迁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上记载:“秦已并天下,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,北逐戎狄,收河南。筑长城。因地形,用制险塞,起临洮,至辽东,延袤万余里。”

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灭六国后,成为了中国地区唯一政权,并改制为帝国,统一中国。 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,占据河套,并将秦、赵、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,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,从此始有“万里长城”之称。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,原诸侯国间用以“互防”的城墙被拆毁。


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。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,循洮河北至临洮县,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、甘肃环县、陕西靖边、横山、榆林、神木,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,抵黄河南岸。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,向东至大青山北麓,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、兴和至河北尚义,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、围场,再向东经抚顺、本溪后向东南,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。


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,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,起了重要的作用。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,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。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,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,民间有人记述“杞梁妻”以及孟姜女的民间故事,但是据史料记载,孟姜女哭倒的应该是而非秦长城,今天山海关的孟姜女庙,应该是后人穿凿附会吧!


西汉建国之后,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,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。从汉文帝在位时到汉宣帝在位时止,先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、东至朝鲜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、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。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。根据气候史料的记载,秦汉时期长城的修建,是和地理学中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的。


北朝的北魏、东魏、北齐、北周政权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。其中北齐的工程规模最大。据《北史·齐本记》卷七记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(公元555年),三月“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。”“是岁……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,自幽州北夏口,西至恒州,九百余里”。夏口即今北京居庸关的南口附近,恒州即今山西大同。


隋朝建立以后,隋文帝、隋炀帝在今陕北和宁夏6次下令修筑长城以防卫突厥,前后动用了128万人,607年在筑长城的过程中10天内就死了近60万人。


虽说历朝历代都有人反对修筑长城,觉得修筑长城过于劳民伤财,但是也总是不乏引经据典之人为长城的修筑找到合理的解释。北魏的重臣高闾在其《请筑长城表》中写道,“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,御北虏。虽有暂劳之勤,乃有永逸之益,如其一成,以惠及百世”,“计筑长城,其利有五:罢游防之苦,其利一也;北部放牧,无抄掠之患,其利二也;登城观敌,以逸待劳,其利三也;省境防之虞,息无时之备,其利四也;岁常游运,永得不匮,其利五也”。意思是说,修了长城,一,可以免去将士们奔波于山峦之间进行防御之苦。二,北边的游牧民族就会有所忌惮,不敢南下掠夺财富。三,占据高点有利于观察敌情,尽早掌握军事动态应敌。四,边疆之防卫可以有便捷的保障。五,长城相连通,士兵们可以快速的换防布防,常年如此方便快捷。而高闾所说的这五利,也恰恰应该是历代修筑长城的决策者所最为看重的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