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大帝之恩威并施

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24

明朝洪武,永乐年间,社会经济恢复发展,造船工业规模扩大,分工细密,技术高超,传统的航海知识和经济大量积累,这些都为郑和远航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中国的丝绸,瓷器受到海外诸国青睐,海外的染料,珠宝等又为中国所需要,这给郑和下西洋发展海外贸易以有效的刺激。


永乐三年,一支15世纪全世界无与伦比的庞大舰队,乘着强劲的东北季候风,浩浩荡荡离开了中国的东海岸,率先驶向了浩瀚的太平洋,这就是明成祖派出的郑和第一次下西洋。


人们至今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猜测不一,或说毫无经济目的的政治大游行;或说为了寻找政敌,既不知所踪的建文帝;或说因为夺嫡“篡位”,国内人心不附,故锐意通达海外,召至万国来朝并促进其在国内统治地位的稳固。明成祖要比他的父亲开通的多,面对大海的召唤,明太祖的选择是不理,封锁,和禁绝 ,一再申令“片帆不得下海”。明成祖没有闭关锁国,而是派出了郑和率领船队前后28年七次下西洋。郑和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和南亚,又横渡印度洋,航程远达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,凡经30余国。郑和的远航标志着中国达到了19世纪以前世界木帆船建造水平的巅峰,郑和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航海家,明成祖的年代是中国航海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。郑和远航为明朝和明成祖赢得了国际威望,一时前来朝贡访问的达30多国,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与海外诸国友好关系发展的高潮。


明成祖还是一位不封禅,不信符瑞,不食金丹,不求长生的治世明君。永乐十四年,当全国内政大有进展,北征取得许多捷报的时候,礼部尚书上表请封禅泰山,此时的明成祖明确表示:“今天下虽无事,四方仍多水旱疾疫,安敢自谓太平?!”又说封禅之事并非六经上所记载的古礼,不必一定要去遵循。


今天目睹的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长城正是明成祖在位期间构建的,当年秦始皇,汉武帝所修筑的长城早已是残垣断壁,为黄沙所吞没,而明长城至今仍巍峨屹立,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。